11月27日,华师大2014级科传硕士研究生第二次来到湖北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新馆展示中心进行了教学实训。本次实训分两部分,上午践行探究式学习,下午参观科普大篷车。
上午,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副馆长黄凯、馆务会成员聂海林等人与部分华科大2013级科普硕士及华师大2014级全体科传硕士共同参与了探究式学习教学。按照教学任务的安排,此次探究式学习包括讨论、展演和点评等几个环节。
首先,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探究式学习内容,强调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让大家熟练掌握从事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范式,针对不同问题能够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不断提升自身传播能力、引导能力。在问题讨论环节,就“PX项目之争”应该聚焦的热点问题,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一些贴近问题本质、吸引眼球的问题,如 “PX项目是老虎还是熊猫”、“各方对决会使PX项目何去何从”、“PX项目该不该‘批’”等。在原因分析环节,同学们深刻地剖析了问题的本质,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原因,如“部分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公众极少能参与决策”、“政府信息不够公开化、透明化”、“各方利益体与公众沟通渠道不畅通”等。在总结归纳环节,大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如从方法论的角度归纳为“PX项目是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也有从逻辑分析的角度归纳为“PX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在对策分析环节,同学们进行了头脑风暴,提出了“用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媒体辟谣”、“采用相关视频、图片进行信息干预”、“发挥意见领袖的领导作用”等富有建设性的应对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导师指出了应该注意的关键点,一是怎样抓住科普事件中的核心要点;二是怎样做出一个好的、高效的归纳;三是采取哪些方法、形式解决。通过讨论学习,大家对PX项目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探究式学习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展演环节,华师的同学们通过五幕情景剧的形式,分别展现了“PX项目之争”的起源、发展以及应对措施等。表演结束后,科技馆的老师们及华科大的学生们分别进行了点评。大家在对表演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体现出科普工作者如何应对、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剧中单向传播过多,互动传播过少;三是没有体现如何培养公众的独立思考精神。
最后,省馆老师对华师的同学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表示赞赏,对同学们能力的提高、学习态度、团队精神等表示肯定。针对展演,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例如在情景设置、传播手段的采用、角色刻画等方面存在不足,应设定一个角度和线索,紧紧围绕公众参与、互动、理解来展开。
下午,同学们在科技馆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科普大篷车。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科普大篷车的基本构造以及“哥尼斯堡七桥”、“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无弦琴”等展品的原理、内部构造,并掌握了展品的组装技能及展示方式。省馆彭晖老师就科普大篷车的展品、特点、类型、立项背景、发展状况等做了详细讲解。彭老师讲到,相比其他科普方式,科普大篷车具有机动便利的特点,它不仅丰富了科普的工作形式,锻炼了科普队伍,还加强了与基层科普组织的联系。通过参观与讲解,同学们对科普大篷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它的社会效应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整一天的教学实训,同学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通过本次实训,同学们对探究式学习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也进一步了解了科学传播的“小天使”——科普大篷车。此次教学实训提高了同学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也将为同学们以后从事科普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