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湖北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围绕“少年兴・强国梦——传承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在一楼院士专家成果展厅开展了形式丰富、意义深刻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旨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与爱国的种子,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家国情怀。
科技界的光辉旗帜,重温李四光的地质传奇
“六一过节我们追星,今天要追的可是一位超级‘明星’科学家,他就是李四光先生。2009年,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李四光星’,能获此殊荣,可见李四光先生的贡献有多么伟大!”由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刘汉生为现场的大小朋友们带来了关于李四光先生的精彩授课,从“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光被四表”三个部分,详细讲述了李四光先生在中国地质届的传奇一生。在讲到那段关于“纺锤虫”的故事,孩子们了解到这种微小的生物被命名为“䗴”(Ting),还成为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时,忍不住感叹:“原来一只小虫也能当英雄啊!”
为了加深观众们对李四光的记忆,刘汉生精心准备了十个问题,现场的一个个小手高高举起,一声声抢答呼之欲出。“李四光是湖北哪个县的人?”一声响亮的“团风县”换来满场掌声;“孙中山送他的八个字是什么?”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坚定地答出“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脸上满是自豪。刘汉生将科普书籍《天文·地质·古生物》作为奖品发到孩子手中,鼓励他们要像李四光一样“鞠躬尽瘁,赤诚报国”,未来无论考取哪所大学,都要心怀祖国,努力学习。此刻,孩子们胸口紧紧抱着书,眼神闪亮,仿佛接过的不只是书本,而是一份属于未来的承诺。
红领巾的科普接力,童心传递科学家的故事
讲座的余温未散,小小讲解员江雨惜和黄馥玫雅便接过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接力棒”,带领观众进入一段沉浸式的科普之旅。湖北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院士专家成果展厅收录了众多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的前沿科技成果,并根据中国工程院九大学部设置了对应领域的专题展区。在这众多科技丰碑中,两位小小讲解员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热情大方地开始为观众介绍各类院士专家成果,讲述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卓越成就。
小小讲解员们对每一位院士专家团队的成果都如数家珍,在她们的讲解下“祝融号”火星车不再是冰冷的仪器,它轮下的红色沙砾仿佛在观众眼前扬起;讲述李兰娟院士的人工肝技术,当她说到“这是救命的关键设备”时,语气轻柔却坚定,让原本冰冷的技术图示也泛起一丝温暖。一位爸爸轻声感慨:“这孩子讲得真动人。”即便是复杂难懂的科学原理,经由这两个小小讲解员真挚而投入的讲述,也变得亲切起来。那些精密的航天器、深海探测设备、金灿灿的柑橘丰收图谱悄悄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好奇与梦想的种子。
本次“少年兴・强国梦——传承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系列科普活动,是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意义于一体的科学盛宴。从科学家精神讲座到红领巾讲解员的生动讲述,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相信在科学家精神的激励下,他们将努力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观众服务部 王奕凡
撰稿/ 华中师范大学志愿者陈思桦
摄影/ 观众服务部 李文君 金潇 邬程静 华中师范大学志愿者陈思桦